P2P理財與銀行理財有什么區別?
- 發布時間:2017-03-03 12:10:14 | 來源: P2P聚焦網整理
- 摘要:很簡單,P2P是信息中介,只相當于一個資金流通的管道,在為借貸雙方提供平臺時僅收取通道費或者叫居間服務費,自然理財人所需繳納的費用比較低廉而收益較高。而銀行是信用中介,是可
很簡單,P2P是信息中介,只相當于一個資金流通的管道,在為借貸雙方提供平臺時僅收取通道費或者叫居間服務費,自然理財人所需繳納的費用比較低廉而收益較高。而銀行是信用中介,是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機構去放貸,收益的定價權在銀行,自然收費較高而收益較低了。
銀行理財也好,P2P產品也好,基金、股票、債券也好,從共同點來說,都是金融產品,都有其風險收益的特性,也適合不同的風險收益偏好的投資者人群。
打個比方的話,這有點象飲酒,高風險一點的金融產品,例如股票、P2P產品等,像是烈性白酒,適合酒量大的投資者來飲用;中等風險的金融產品,例如基金等,像是紅酒,適合中等酒量的人士引用;低風險金融產品,例如銀行理財,則像是啤酒,適合低風險偏好的人士投資。銀行理財的發行主體是銀行,或者說銀行在這個產品的發行環節中是信用中介,雖然并沒有說銀行理財要剛性兌付,但是銀行在發行之前必然要對產品進行多方面的盡職調查,監管部門也會關注其風險狀況,銀行理財通常也會設定一定的門檻,以便設定一個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的門檻。
在P2P產品中,實際上P2P的發行機構主要是互聯網金融企業,根據要求,P2P不能建資金池,也就是說,P2P發行機構只是信息中介,在為借貸雙方服務時只是收取通道費,此時需要投資者自己對P2P產品的風險進行判斷,因此對投資者的要求客觀來說是要高的,因為風險本來就是存在的,不會因為P2P產品的購買門檻低,風險就會降低或者消失。
現在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等成立了,對互聯網金融活動的監管也在逐步完善和加強,例如建立資金托管等制度,但是,P2P產品的風險,肯定是需要投資者提高對風險的控制能力的,或者說,即使在同等的風險收益條件下,如果P2P產品收益比類似的銀行產品高一點,也是應當的,因為P2P產品發行中,P2P的發行機構原則上只是一個通道,并不負責進行風險管理等職責,這個職責自然就落在投資者身上。
- 上一篇:20-30萬如何理財?理財需要持續進行下一篇:理財的三個技巧助你財富廣進